受访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周脉耕
2013年1月14日,一场雾霾侵袭25个省市,英国《经济学人》形容它为“北京最黑暗的一天”。面对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张默夫妇很担忧女儿的健康,女儿出生时医生“严防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的叮嘱不时在耳畔回响。经过深思熟虑,小两口决定卖掉北京的房子,逃离雾霾,还女儿一个畅快呼吸的童年。
近日,《英国医学期刊(BMJ)》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中国推行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每年将拯救30万生命。该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周脉耕领导完成,评估了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1日空气颗粒污染对中国38个大中城市、约2亿人的短期影响。结果显示,多数城市的每日死亡率与PM10指数呈正相关。
周脉耕解释道,把每天的PM2.5浓度和每天的死亡率联系起来看,发现死亡率与空气指数呈一定的相关性。以世界卫生组织每立方米25微克的标准,空气指数每上升10微克,死亡率就相应上升。空气指数越高,越接近空气污染的极限值,与死亡率的相关性反而越小,但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将这个死亡数据累计起来,就是一段时期内的死亡人数。欧洲、北美等西方国家的空气指数多为个位数,远低于世卫组织的标准,但其累计死亡人数高于中国。
周脉耕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导致人类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死亡。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慢性肺病、哮喘、支气管炎等。空气指数爆表时,对心脏病、慢性病患者来说是致命的。二是慢性死亡。人们每天呼吸远远超出空气质量标准的空气,日积月累,未来死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周脉耕表示,中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的慢性病数量为110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PM10的年平均限值为每立方米25微克的标准,越接近它,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越少。而《中国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10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70微克,日平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150微克。
想要提高空气质量,首先,政府要全面立法。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有法可依,为长期的雾霾天气拨开迷雾。比如,上世纪70年代,英国推出《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规,规定污染企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其次,企业转型控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将面临处罚。今年,我国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督促各地重点组织开展钢铁、火电、水泥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估及超标整治工作。
最后,提高防护意识。雾霾严重时,许多城郊及农村百姓没有合格的防护措施。周脉耕表示,他们对雾霾带来的公共健康风险认识不够,自我防护意识不高。进行公众防护意识教育比大气污染治理本身更迫切。安装空气净化器,出门戴防霾口罩,很大程度上能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第1109期,记者:田飞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